港口部落米粑流歡喜收割

   港口部落決定克服第一代水稻復耕時的種種困難,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偕同農糧署東區分署成立跨域原民輔導團,從規劃栽培曆、土壤檢驗、協助接洽整地及插秧機具等多次和部落團隊討論,漸漸克服有機栽培資源不足及地力不均的問題,而灌溉水的控制與曬田技術也漸漸上手,使第二代的米粒外觀更晶瑩剔透。
「米粑流」第二代選用了與第一代相同的人氣香米品種「台稉4號」外,也貼心考慮非香米消費客群,在花蓮農改場建議下試種了適合有機栽培的品種「台稉2號」,兩種不同特色的米飯風味皆讓部落村民深深喜歡,包裝上傳承了米粑流充買愛心的麻布小包外,更引進維持新鮮的真空包裝,在品質上更加分。港口部落吸收了第一代的經驗,在栽培上也漸漸步上軌道,第二代的栽培規模約六公頃餘,稻榖產量約每公頃3600公斤,比第一代的成績更為亮眼,也讓部落工作團隊對於未來深具信心。
受到去年復耕豐收成果的鼓舞,今年的奇美部落有機水稻栽培更是駕輕就熟,在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東區分署與花蓮農改場的共同協助,水田面積相較去年增加了兩分地,同時沿襲去年由花蓮農改場育成的優質豐產品種「花蓮21號」,農改場也與部落工班一同針對地力、肥力調控與分析、秧苗選擇及病蟲害預防等方面進行討論,讓復耕之路事半功倍。部落也堅持遵循部落古法,以腳踏式脫榖機與日曬方式精心調製,充滿濃厚原民古風與誠意。此外,奇美部落提出希望栽培旱作雜糧的意願,農改場特作團隊隨即到訪,並協助提供種子與多次密切的有機栽培技術輔導,試作了有機紅豆、綠豆、大豆及小米共四分多地,在農改場與部落同心協力、奇美部落純淨的環境與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優勢下,收成粒粒飽滿讓部落工班露出滿意的笑容,更信心十足的表示將會嘗試玉米等有機雜糧作物栽培。
港口與奇美部落休耕皆超過二十年,無外力介入的環境下保留了深厚的有機質與豐富的生態多樣性,恰好利於有機栽培,農改場不遺餘力和部落溝通善用得天獨厚的純淨資源,並設置示範田密切輔導,讓部落對有機漸具信心。

奇美部落結實纍纍的有機小米串,證實有機試種成功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