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農改場帶著學校一起做食農

花蓮新聞雲/編輯整理

要推動食農教育,就要從土地開始認識起。

花蓮區改良場7月4日在豐濱鄉新社村辦理推動在地青農與校園實踐食農教育系列講座,本次活動共計27所學校35位校長及老師參與,參與的每位老師對於此活動均給予正面鼓勵,並表示未來也將規劃此類食農教案,讓學童能更了解土地、環境與食物之間的關聯。


花蓮農改場副場長蔡宜峯表示,除了有機和友善環境耕作不遺餘力,也藉由生態農遊的社區持續輔導來讓農村產業復興並維護生態環境。在努力之下,花蓮農改場不僅是為第一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會員的政府機關,新社村之生態農業案例獲編進入聯合國大學永續性高等研究所《里山倡議主題案例彙編》當中。
這次食農體驗活動,是由在地噶瑪蘭族青農潘國祥帶領,介紹新社的森川里海地景,從海岸山脈水源透過溪流,灌溉靠山的Dipit水梯田再順流而下到靠海噶瑪蘭新社部落,滋潤農田後,最後到了海洋。新社國小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讓學生們除了正規課程外,每週五會進行農事體驗、認識社區文化及生態解說等多樣課程。


因此,花蓮農改場的第一場食農教育講座便由新社開跑,並邀請到食農教育專家台東大學陳美芬教授,與花蓮五所國小校長與27所學校代表,分享推動食農教育的實務經驗。希望藉由這實地講座傳達食農教育理念及社區資源的運用,並透過各校間的經驗交流與討論,不只提供學校教師課程融入食農教育的作法,並激發老師們對食農教育更多的創意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