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總玉里分院呼籲鄉親別忽視語言治療重要性

記者 蕭羽廷/編輯整理

國內近年來各縣市政府與民眾對早期療育相當重視,使得學齡前語言治療已普遍為大眾所知悉,究竟什麼情況下需要前來醫院作語言治療呢?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語言治療師陳芳育分享,語言治療簡單來說分為四大項目,分別是1.兒童語言與溝通障礙的評估、診斷與治療2.成人語言與溝通障礙的評估、診斷與治療3.吞嚥障礙的評估、診斷與治療4.溝通輔助器的設計與應用。

語言治療四大項目之細項如下:
1. 兒童語言與溝通障礙的評估、診斷與治療:
兒童語言理解及表達訓練
構音矯正
嗓音治療
口吃、迅吃 / 語暢矯正
聽能復健
2. 成人語言與溝通障礙的評估、診斷與治療
失語症
吶吃、言語失用 / 運動性言語障礙
構音矯正
嗓音治療
口吃、迅吃 / 語暢矯正
3. 吞嚥障礙的評估、診斷與治療
4. 溝通輔助器的設計與應用

什麼時候需要帶孩子來語言治療室做語言的評估、診斷與治療呢?學齡前的幼兒首先要注意孩子對聲音有沒有反應,一般來講一歲六個月的幼兒此時大都可以聽得懂如謝謝、再見等簡單指令(聽到指令會點點頭或揮揮手),會指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也開始會說有意義的語彙如爸爸、媽媽等。若是到二足歲有意義的生活用語仍少於十個,或二歲六個月還不會說片語(如:媽媽抱、喝奶奶),三歲還不會說任何一句簡單句(如:我要吃、我要玩),四歲句子還用得少也聽不太懂常見的形容詞(如:大、小、上、下),五歲會說的句子仍過於簡單、不會說有連接詞(如:和、因為)的句子,像上述這些情形就建議可以帶孩子到復健科做語言評估了。

陳芳育治療師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語言治療的對象也出現越來越多成人語言與溝通障礙的患者,且教育的普及使得成人患者的教育程度提高,對於自身的溝通障礙與吞嚥困難的治療需求更為強烈,這時候就需語言治療師的介入,改善溝通障礙及吞嚥障礙者的生活品質。溝通不限於口語,也可以是非口語的符號與訊息,當語言理解能力良好而口語溝通能力受限難以表達時,可能就需要溝通輔助器的應用以維持與人溝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