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來函照登!

國民黨黨員投書

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把花蓮地方選舉搞得狼煙四起,黨內四分五裂,最大敗選戰犯非張逸華主委莫屬,應該請辭下台,以示負責。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議長選舉,明明是勝券在握的囊中之物,結果折損六位資深黨員,全力提名的同志敗選,花蓮縣黨部簡直是裡子面子輸到脫褲子。
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自改為黨員選舉制後,不管當選者或委派之主委,均自行負責募資募款,連黨工薪資、房租也自行墊付籌措,更是無給職,惟現任主委無須籌措黨部經費淨身就任,還爽領黨中央兼任職務薪水,真是羨煞旁人也。被奉派之職位無需承擔龐大花費,因此不加珍惜,一切聽令行事,為所欲為,以致一再錯估形勢,在強勢以偏概全的介入和操控,導致地方及議會選舉一敗塗地,黨內團結再次崩盤。
如果洞悉民意,絕對良善公平的協調與溝通,如果沒有一意孤行的強行介入和圖謀分化,如果願意採納花蓮縣議會國民黨黨團的具體開放建議,何以國民黨議長提名人會遭致落敗?何以六位資深黨員被迫退黨?黨內何以致此?何以四分五裂?以公器排除黨內異己,在這場議員提名及議長選舉中,足以寫下國民黨在花蓮政壇最大篇幅的負面教科書。
花蓮的政治新陳代謝系統早在13年前就被癱瘓,縣長和區域立委單一席次,被夫妻檔輪流霸佔,所有可能冒出頭和有機會挑戰這兩個權力高位的政壇後輩,都必須被殲滅,以防政權被取代和頂替,這是花蓮長期以來最受全國矚目的政壇笑柄。
從魏嘉彥宣布參選花蓮市長,張逸華便令李秋旺、吳東昇、林宗昆等人來卡魏嘉彥之提名,最後本來要宣布退休的李秋旺議員,被迫與魏嘉彥對決,結果魏嘉彥勝出,李秋旺奉命打完政治生涯的最後一戰,讓原本想在政壇華麗轉身的希望,最後事與願違;花蓮縣黨部又強勢提名黃復興黨部主委盧新榮參選鳳林鎮長,無視林建平主席長期深耕地方的建樹,結果導致盧主委選舉結果大敗,林建平鎮長憤而退出國民黨;在南區玉里鎮,張逸華強迫黃玲蘭議員參選鎮長,與龔文俊和潘月霞來個黨內大廝殺,目的在於防止黃玲蘭參選議員,黃玲蘭一旦當選議員後就會支持張峻選議長;張逸華又提名金淑敏,讓現任議員高小成報備參選,原因就是高小成與張峻交好,選舉期間更檢舉高小成賄選,以致高小成受賄選質疑,以些微票數落敗;張逸華為了讓賴國祥議員落選,提名林正德,並前去與蔡依靜協商,希望蔡依靜能和林正德分進合擊,拉下賴國祥,而被蔡依靜議員第一時間拒絕;張逸華提名縣府原民處副處長督固‧撒耘,欲擠下李正文和周駿宥,最後選舉結果,該選區現任依然連任。傅崑萁和張逸華為了阻擋張峻議長的連任之路,花蓮全縣從北到南,設下重重障礙和關卡,國民黨花蓮縣黨部提名指派的新任人選,對於只要是當選後可能支持張峻的現任議員一律不予提名,且全力打壓封殺,簡直將國民黨黨務權力玩弄於股掌之上。
在第20屆花蓮縣議員的黨內提名機制中,以礦石稅的贊成與否,作為優先提名的條件,凡是對礦石稅有不同意見的現任議員只能報准、報備,為了讓沒有支持礦石稅的議員落選,各選區大肆提名新人,鋪天蓋地的布局欲拉下尋求連任的不聽話議員,這些都是現任國民黨花蓮縣黨部的選舉策略創舉,只有意圖毀滅同志之心,毫無心繫地方和諧與為縣政舉才之念,此舉已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選後張逸華主委最後竟然以感慨萬千,作為此次花蓮縣議會議長選舉大挫敗的檢討和註解,他對媒體說:「一場正副議長選舉,看透了人性,也活生生的顯露「黑、綠、白」爾虞我詐的欺騙手段」,毫無黨部領導者的擔當和自我反省的藉口,此言一出,著實令人哭笑不得,始作俑者,敗軍之將非張逸華主委莫屬,如果花蓮縣黨部張主委還有一點點擔當和羞恥心,應該請辭下台,以示負責,相信花蓮縣政府副縣長的職位,無論選舉勝負,依然為他保留著。
一個不敢具名的國民黨黨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3 comments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