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GO新聞/編輯
夏季正式來臨,溫度將持續增高,日照時數即將增長,龍鬚菜即將進入高溫期生長逆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請農友注意田間灌溉作業。
6月中下旬時序已進入夏至,農友可以發現採摘的龍鬚菜嫩芽枝條有越來越硬、葉片呈現稍為黃化質硬的現象,部分田區植株葉片出現病毒病之明顯病斑,這就是龍鬚菜已經開始需要給水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別忘了作好龍鬚菜水份管理,適時適度給水,幫助龍鬚菜度過已經來到的夏日時間,以免田間乾旱時間過長,造成龍鬚菜生長出現葉片黃化、植株老化衰弱甚至枯死,生產不易,產量減少,品質變差的情形。
龍鬚菜為花蓮縣重要經濟蔬菜之一,一直是臺灣重要夏季蔬菜的選項,也是颱風季節最佳的替代性蔬菜。今年吉安鄉栽培面積大約在200公頃左右。近幾年,每到7月中旬到9月中旬,太陽高高掛,日照時數長,熱到連人都受不了;尤其時常多日不雨,整個月雨量不到100公厘,以99及100年為例,7-8月雨量僅36-86.5公釐/月 ,土壤乾旱,土溫也增高,根系生長及吸收皆變差。
這段期間大部份龍鬚菜生長勢變差,帶病毒病株之葉片也很快顯現出病癥,產量下降快速,品質也不好;這一段時間因為天氣熱,很多蝸牛、蛞蝓、圓形螺會躲在植株內避熱,且取食嫩芽及葉片,在龍鬚菜植株生長勢逐漸轉弱之際,更可能傳播病害,因此改良場呼籲農友提早作好龍鬚菜水份管理,適時適度給水,溝灌時機以太陽西下之後再實施灌水,灌水相隔日數縮短,讓植株不缺水;改良場試驗證實利用噴灌或搭設遮光網也都可以很有效的讓龍鬚菜長的更好,也建議農友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