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為維護農田地力及兼顧農業生產,鼓勵農民利用二期稻作收割後之冬季休閒期,種植綠肥作物。該分署透過農會提供綠肥種子,102年度於花蓮縣推廣油菜4,500公頃、台東縣3,700公頃,合計8,200公頃,請領取油菜綠肥種子的農友,將種子撒播田間,達到增加農田地力,及美化農村景觀之多重效益。
東區分署說,油菜等綠肥作物,於適當時期掩埋後,每公頃有機質鮮草量約2萬至5萬公斤。每萬公斤之鮮草量換算可提供肥分相當施用硫酸銨100-270公斤、過磷酸鈣11-72公斤,氯化鉀47~72公斤,可減少次期作化學肥料施用量。油菜等綠肥作物,除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維持地力及維護有限農田生態環境平衡,集團大面積種植油菜綠肥所形成之花海景觀,兼具綠化美化鄉村景觀,充裕冬季蜜源及紓減冬季蔬菜生產過盛壓力等功能。
東區分署強調,今年花東縱谷油菜播種面積達8,200公頃,包括花蓮縣壽豐、玉里、富里及台東縣池上、關山、鹿野等地區二期稻作於收穫後,均已陸續進行油菜種子田間撒播作業,預計於明年元月上旬開花,至1月中旬進入開花盛期時,將呈現金色花海綿延數十里之壯麗景觀,歡迎民眾前往花東地區旅遊賞花,共享金色花海饗宴,讓金黃油菜花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