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聞雲]記者羅詩亭/花蓮報導
花蓮縣養豬協會聯袂向縣議會議長張峻陳情,針對近期因疫情及烏俄戰爭影響,國內飼料日日攀升,造成養豬戶無力負荷,期盼是否得以開放花蓮縣養豬戶,使用經高溫蒸煮安全處理之廚餘餵養豬隻,以達資源再利用,環境維護「雙贏」局面。

養豬協會理事長陳志忠係偕同總幹事林秀貞、新城鄉養豬班班長邱榮輝、壽豐鄉養豬戶代表吳添德等人,前往縣議會向張峻議長陳情,張峻特別邀集縣政府農業處長陳淑雯、環保局副局長饒慶龍等人現場說明,並與養豬協會進行雙向溝通。

議長張峻表示,由於不同的時空背景和環境,為了體恤辛苦的養豬戶,建請花蓮縣政府基於疫情與烏俄戰爭的雙重打擊下,面對原物料大漲,給予養豬戶更大的權宜空間,讓他們可以繼續生存下去,一起度過原物料高漲危機的豬隻畜養難關。

養豬協會理事長陳志忠表示,目前飼料二成為國內供給,八成必須仰賴進口,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糧食出口大國,因戰爭引發原物料大漲,也造成豬農畜養的空前壓力,希望花蓮縣政府能夠體恤豬農,惠予200頭以下養豬戶能以廚餘高溫殺菌後餵養,幫農民度過疫情難關。

林秀貞總幹事表示,事業廚餘則交由屏東縣和宜蘭縣環保公司處理,依現有規定,目前兩百頭以上之養豬戶可以使用高溫殺菌廚餘再利用,而200頭以下則不能使用廚餘餵養豬隻,花蓮縣共有約70戶之養豬農,因土地所有權的問題,縣府分別發予牧場登記證和飼養登記證,目前的飼料價格讓養豬戶根本就無法生存下去。

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民國108年非洲豬瘟攀升,中央為禁止廚餘養豬,採取每頭豬2200元的補助。為考慮到環境永續發展,中央農政單位鼓勵國內農民種雜糧,以提升內需不足,相關協商內容與陳情人的訴求,將帶回縣府彙整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