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聞雲]記者 鄧佳欣/花蓮報導
為瞭解各方對美崙溪水環境改善的想法,花蓮縣政府建設處於111年3月18日辦理美崙溪河畔單車走讀共學營,蒐集各單位關注之意見,經彙整收斂議題後,接著於111年4月11日撒固兒部落辦理水文化工作坊,邀請撒固兒族人與縣議員、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縣府建設處、本縣環保局水巡守隊(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新城鄉公所、臺灣環保聯盟花蓮分會、荒野保護花蓮分會及美崙溪國福里之村里代表參與,並邀請相關領域講師針對「臺灣水資源利用發展」、「美崙溪國福段生態」及「美崙溪湧泉現勘」深入交流,探討國福部落水文化及空間發展方向。

美崙山腳自花蓮市西北方至美崙溪上游水源地,是撒奇萊雅族人的領域之地,在族人隱姓埋名避禍的悠悠歲月裡,部落依舊傳承著美崙溪與部落文化之間的關係。族人表示,由於過去美崙溪治理方案以「安全」為首要考量,國福社區第一期水環境改善計畫之規劃設計並未與部落充分溝通,導致失去許多維護文化資源的機會,其中日常賴以為生的傳統捕魚方式Pacngcng(人工魚礁)也逐漸式微,僅剩捕魚祭的感念儀式。

撒固兒部落頭目表示,往昔政府在推動地方建設發展時,以「水安全」為首要考量辦理治理工程,進行水道疏濬,並未考量在地居民與河川間的關係,致使部分漁獵場域遭工程破壞,迫使部落移轉至其它場域,進而失去文化教育傳承意義。部落期望未來能參與國福社區第二期水環境改善計畫規劃設計的討論,並爭取共同管理河川高灘地後續維護管理作業,以作為部落文化教育場址,讓捕魚回歸日常活動,而不僅是一場祭典儀式。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回應,由於過去治理方針以防洪安全為首要整治目標,近年已逐步改進調整加入「水與環境」課題,將在地文化需求與生態保育觀念納入水環境改善空間發展藍圖規劃中。未來有關河灘地之共同經營認養,建設處水利科則會提供部落相關認養管理辦法,相關議題涉及之權責單位及需要各界合作分工之內容,屆時將辦理小平台會議,針對細部內容進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