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有機農業月旦講堂本月精彩專題「面對瀕危的生命界,我們能做什麼?」

[花蓮新聞雲]記者 鄧佳欣/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有機農業月旦講堂在7月28日邀請到清華學院榮譽院長,同時也是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博士,與我們分享他是如何看待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了解植物保育行動上的努力與堅持? 這對於瀕危的生命界,又可以維持多長時間呢?縣長徐榛蔚邀請鄉親,28日下午一起到花蓮婦幼親創園區,一起探討大自然的多樣生命!

對於植物保種研究有莫大熱忱的李家維教授是打造「植物方舟」的科學家,花蓮縣長徐榛蔚極為敬佩李教授長年致力於植物保種計畫與人才培育,在世界各地採集、異地復育各種植物物種。物種消失的速度,超乎想像,人類要提早採取行動,才能阻止悲劇到來,透過講座,教授將講述地球物種的演替史,由不同的災難塑造出地表的各種樣貌,從宇宙行星撞擊,談到物種演替與滅絕、逐步以系統性的角度談到全球議題、糧食危機和氣候變遷,帶我們領略到世界的偉大與生命的渺小。

李教授表示,植物是生命之本,一種植物的消失,代表的是數以萬種的生物面臨滅絕問題。一旦生態區位崩解,要重建絕對是相當緩慢且艱難的過程,因此他將分享保種團隊在執行計畫時遭遇的種種危險與挑戰。

縣長徐榛蔚表示,面對物種資源的消失我們可以有更多積極的作為,從自身關心出發,友善對待環境,為我們所在的生命世界盡一份心力,多一份關懷。花蓮轄內,孕育了具有獨特且珍貴的自然環境,具有多元複雜的生態系統,除了變化多端的高山美景之外,還提供絕佳的生物棲地、保存物種多樣性,為地球生物保種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