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聞雲]記者 翁秀霞/花蓮報導
花蓮縣原跡織路發展協會今天(27日)辦理2022花蓮市太魯閣族Mgay Bari(感恩祭)祭儀,部落族人群聚一起,以歌舞感謝上蒼,活動中也展示近年來在花蓮市公所指導下所推展的織布技藝。花蓮市長魏嘉賢感謝陳子玄事務長對太魯閣事務的推動,且將織布作品結合傳統的圖騰與現代語彙,讓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技藝發揚光大。

太魯閣族感恩祭今天上午在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旁扶輪公園登場,魏嘉賢市長偕同原住民行政課長姜靜嫻出席,市民代表會副主席李振瑋,市民代表蕭民隆、平島•部定、黃達祥、蔣邦法、胡仁順、謝豪杰,縣議員魏嘉彥、田韻馨,前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民運里長林美靜、秀林鄉民代表連一龍、程美蓮,以及部落頭目林長文、張錦雄等多人都到場。

感恩祭依循傳統,邀請太魯閣族耆老吳光福以祈福儀式為感恩祭揭幕,並由花蓮縣原跡織路發展協會的會員們以太魯閣風情的迎賓舞歡迎到場的來賓。活動現場並有原跡織路發展協會會員的作品展售,包括編織作品、皮雕、木作擺飾以及農特產品等多種。太魯閣族在感恩祭時必備的竹筒飯,協會也提供送給來觀禮的賓客。

魏嘉賢致詞時感謝陳子玄事務長積極推動太魯閣族的編織技藝,更曾經帶著作品到國外參展,希望年輕一代的太魯閣族人能傳承祖先的文化精髓。他表示,花蓮市是多元族群的大家庭,轄內有六大原住民族,以及客家、外省、閩南與新住民等族群,其中設籍在花蓮市的太魯閣族已逾兩千多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他強調,花蓮市積極推動太魯閣族傳統文化事務,也協助族人辦理研習及歲時祭儀,未來仍將持續提升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祭儀的內涵。
陳子玄說,太魯閣族感恩祭今年邁入第十年,感謝族人的支持,讓感恩祭每年都能夠順利舉辦,也謝謝魏市長力挺族群文化的推動,讓太魯閣族在都會中仍保有傳統祭儀的文化。現場安排多項歌舞活動,其中長期在地方培養傳統樂舞人才的太魯閣族樂舞講師洪淋忠則分享傳統樂器口簧琴與木琴的表演,透過音樂,讓大家看到太魯閣族的文化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