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聞雲]記者 羅春篫/花蓮報導
花蓮縣多年來稍具規模的主題活動如紅面鴨FUN暑假、夏戀嘉年華、太平洋燈會、太平洋觀光節,以及零零碎碎的大小活動,至於縣府在其他1000萬以下曇花一現的活動就更不勝枚舉了,試問有帶動多少觀光效益?
每每花蓮縣政府送交花蓮縣議會的提案,內容簡單,省略到無極限,議員屢屢提醒,官員充耳不聞,更離譜的是,等活動舉辦後議會和大眾才知道,效益評估和成果報告,永遠是制式文句一大抄。鄉親反映對於提升國際觀光的能見度越來越薄弱,都是了無新意的延續性的活動,吸引力也越來越乏善可陳,原因為何?殊不知活動執行企劃無須動腦,猶如公文形式,具體內容和格式不變,金額改一改就交差,了不起換個名稱和加個裝置藝術,這樣的活動案例比比皆是,提案送議會時也有前例可循,既簡單又方便、好核定又好核銷。
縣府活動追加預算已是常態,活動辦完才送追加預算要議會背書,更是習以為常,為展現府會相互尊重的期待,並停止先斬後奏的提案持續發生,因此111年度總預算第一次追加減預算中的花蓮潭戀愛計畫250萬元及2022紅面鴨FUN暑假擴充案670萬元,由於活動已辦完,且已勻支,不符預算法之程序,本次定期大會決議刪減上述款項共920萬元。

花蓮縣政府行研處111年度預算是1億7,000萬元,112年度預算數是2億1,000萬元,預算每年持續增加,花蓮的許多大型活動與其他縣市活動相比幾乎大同小異,基本上就是流於相互抄襲和模仿,然後換上新名稱,對於活動效益評估無非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和自我催眠,完全沒有吸引國際觀光的焦點和效益,每項活動就這樣在短短的幾天,把公帑筆筆用罄,把預算逐件消化掉。
反觀我們的農路和基礎建設,才是基層鄉親最關心重視的,也是最能直接受惠的德政,但永遠不是媒體宣傳寵兒,花蓮中南區許多早已不堪使用的社區道路和農路,已經造成農產品運輸不便及農民行車安全的威脅,只要少辦一場效益不佳的例行性活動,就可以改善一條好幾百公尺的農路。曾幾何時,當地方政府喊出觀光大縣的口號時,農業基礎建設的經費分配比重,就一口一口地被吞噬了,縣府稱全縣的農路改善經費逐年都有增加,但以全縣亟待改善的農路總數量平均經費值而言,所編列分配的經費,遠遠不及一個單一活動的追加預算,花蓮的農業基礎建設真的要如此停滯嗎?
區區一條幾百公尺的道路改善,竟然要等上2至3年,最後還等不到。而往往一場大型活動,一擲就是上千萬元,公帑預算先花完再說,不夠再追加,議會只要沒有通過追加預算,就都是議員的錯,只要阻擋不合理和不必要的追加預算,就是與縣府唱反調,就不能讓這樣的議員連任,這是哪門子的道理!農民希望縣府少辦活動,把錢用在刀口上,一條幾十萬元的農路就可以讓農民安全使用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