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鄉舉辦太魯閣族技藝傳統歌謠競賽

花蓮新聞雲/編輯整理

為傳承Truku族文化,讓下一代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母語,進而更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吉安鄉公所今天午後一點起至四點三十分止,在福興村清水基督長老教會舉行太魯閣族文化技藝傳承歌唱競賽活動,近百位族人同歡,藉此提供良好的交流機會,達到歌謠樂教的傳統價值及充盈部落文化。

吉安鄉全鄉人口八萬兩千多人,太魯閣族近3千多人,包括福興、慶豐、南華、干城都有族人聚居,族語歌謠競賽全族總動員,包括幼童組、國小組、青少年組、社會組、長青組,其中長青組又分為79歲以下及79歲以上兩組,共計90人參賽,由牧師洛金基佑及傳道師溫秀鳳擔任評審,歌謠之外也穿插傳統歌舞,婦女、長老同歡共舞,非常熱鬧。

參賽者年紀最小的為曾承昱,年紀只有5歲(下圖),演唱傳統母語歌謠-「歡迎歌」,拿下冠軍榮耀,媽媽胡惠玲非常感謝鄉公所原民所承辦人王秀英願意每天到家裡耐心教導孩子,承昱的媽媽說,承昱年僅5歲完全看不懂母語字,在秀英用心教導之後,很快將它背起來,很有興趣的每天練習哼唱,吃飯也唱、洗澡也唱、騎單車也唱,謝謝公所辦理這個活動讓孩子對於母語文化產生興趣。

年紀最大的參賽者邱明煌(下圖中)是清水基督長老教會名譽長老,83歲的他不僅與部落婦女參與舞蹈演出,同時也挑戰歌謠競賽,本次演唱「Qrasi qrasi Yisu」,以準確的母語發音,中氣十足的歌聲傳達對耶穌的感恩,獲得熱烈的掌聲,邱明煌說自幼在教堂聆聽詩歌,在耳濡目染下這是最熟悉,也是最喜歡的一首歌,希望用歌聲感謝上天賜予我們平安,喜樂。

原民所承辦人王秀英指出,歌謠不僅可以凝聚部落情感友誼,也是原住民族聯繫族人的重要媒介。現在社會由於生活方式及生產經濟的改變,使歌謠在生活環境上逐漸失去著力點,藉由一年一度的歌謠競賽,提供太魯閣族人良好的交誼機會,達到歌謠樂教的傳統價值及部落文化。

長老邱木生同時也是財團法人基督長老教會花蓮清水教會董事長,他表示本次辦理活動場所清水基督長老教會(原福興教會),已有50年歷史之久,在所有教友募捐下已籌措重建經費,預計於6月份進行建物拆除,過去鄉公所於此辦理相關活動,如技藝研習、政策宣導及太魯閣族部落聯合活動等,凝聚部落族人的向心力,使族人對於場地有深厚的感情,在與所有族人達成共識下,與鄉公所協商將原本於每年年底舉辦的太魯閣族技藝傳統歌謠競賽提前在教會拆除前進行辦理,讓當地部落族人將此記憶懷念在心。

邱木生指出,從早期至今太魯閣族母語的推廣最常在教會推行,當中在傳揚福音的同時,都是用母語來証道,他鄉長黃馨的大力支持,提供經費辦理各項文化技藝活動,於吉安區域各教會中推展母語教學。他也說,要落實原民母語傳承應該從小教育,與其用念的,倒不如用唱的更能朗朗上口,利用輕快、簡單的歌謠,讓幼兒及青少年不會排斥,更能將語言文化向下紮根。

黃馨表示為鞏固Truku族歌謠及族語的文化傳承,必需從基本日常生活母語紮根做起,強調要落實文化傳承,語言是最基本的,不光是在學校、教會,更重要的是家庭,同時指出鄉公所辦理的各項文化活動富含傳承意涵,希望帶動部落參與,使活動的年齡層向下紮根,黃馨也向在場每一位家長呼籲,母語要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對長輩、對朋友、對晚輩都可以不斷運用母語來溝通練習,這樣才可使族群文化更活絡、更精彩,更有生命。106.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