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協助餐飲業者了解長者營養需求

記者 蕭羽廷/編輯整理

花蓮縣衛生局為了提升社區據點長者營養照顧,自106年起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今年主要協助社區長者據點長輩的營養狀況篩檢和追蹤、餐食輔導和營養教育訓練課程,服務對象從長者本身至據點內的計畫負責人和供餐者。每年逐漸增加服務鄉鎮,目前已在11個鄉鎮,累積合作據點共38處,樂齡飲食供應店家達18家。透過課程學習讓據點及餐飲業者更了解長者營養的需求,也將長者營養的議題從據點延伸到社區中。

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國民健康署2016年調查發現,全國65歲以上老人10%有咀嚼困難,長者飲食多樣化情形僅達40%,更常因為養生、疾病、網路傳言等原因,造成沒有吃對食物,無法達到應有的營養標準。朱局長表示國人平均餘命為80.4歲,平均健康餘命為71.2歲,如何將長者健康餘命增長、如何把亞健康的長者健康狀況再提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除了從據點的「運動舒包」著手提升長者肌力外,更要關心長者是不是吃得下、有沒有吃得均衡跟吃得夠不夠,更是長肌肉的關鍵所在。

花蓮市撒固兒部落文化健康站負責人李逸偉表示,自從107年透過花蓮縣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安排了食物六大類認識及我的餐盤課程,課程結束後,他們從原本的合菜方式,改為採用餐盤供餐,藉由餐盤的使用,可以很容易的知道長者進食的量及飲食的喜好,而且打餐時照服員也會依照我的餐盤的方式,幫長輩們打餐,未來希望讓長輩們自己夾取符合”我的餐盤”概念的餐點。

朱局長強調據點餐食,除了設限於場地、設備及經費的考量,輔導的重要在於烹調技術、口味、軟硬度、菜色均衡與否,透過衛生局營養示範廚房課程,以小班制的實作課程,讓據點備餐人員更了解,如何製作符合國民健康署訂定之均衡飲食,針對不同咀嚼能力長者,如何料理軟硬度適中又保有食材營養的菜色,透過不同的供餐經驗交流,借鏡調整為適合自己據點供餐的方式,將正確的長者營養資訊回到據點內執行操作。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也運用國民健康署推動「我的餐盤」概念,以淺顯易懂教學方式,讓據點的工作人員對營養均衡度、供應量足夠度以及長者實際用餐量足夠等評估,提升長者據點完整營養照顧能力。

花蓮縣衛生局明(109)年仍將與縣內社區關懷據點、文化健康站、伯公站、公所福氣站等合作,共同辦理長者營養風險篩檢、團體營養教育,並舉辦系列性訓練課程。花蓮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服務除了長者據點,希冀能與更多的餐飲業者合作,共同照顧縣內長者的飲食健康,有意願攜手打造幸福花蓮的夥伴,敬洽花蓮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李營養師03-823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