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GO新聞/編輯
花蓮縣文化局於7月31日辦理103年度社區營造交流會議,廣邀專家學者(包括東華大學社會系呂傑華老師、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習學系李俊鴻老師)、社區夥伴、鄉鎮公所(包括秀林鄉公所、花蓮市公所、壽豐鄉公所及玉里鎮公所)、中央及地方社造相關局處室等代表參加,針對今年度的執行團隊操作機制與執行現況進行意見交流。
與會專家學者與社區夥伴對於「社區人力不足」的問題進行許多分享討論,其中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分享了帶領社區孩子從小一同參與社區事務的重要性,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建立對社區強烈的認同感與榮譽感,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希望能回饋社區、參與社區事務;與會的專家學者認為,除了社區內部的夥伴及孩童,社區也可以向外尋求人力資源,例如可與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洽詢,媒合可能合作的教師、社團、課程等;此外,委員並提醒社區在邀請學生協助社區事務時,應考量參與對象本身的需求以及期望,並且在計畫時程規劃上考量學生的課業與作息,這樣才有可能創造雙贏。
與會專家學者也針對文化局輔導機制皆給予高度肯定,透過深入社區,了解社區發展提供解決方案,能有效增加社區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提醒社區領導者重視經營社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執行各項計畫時,應先與社區居民充分溝通取得共識,居民共同參與是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而遭遇執行困難時,應適時反應與表達,善用中央及地方相關單位提供的資源以及社造委員的專長,共同解決問題。
花蓮縣文化局今年除了核定補助13個社區,更持續推動「社區自我精進計畫」,提供予本縣鄉鎮市公所及所有登記立案之民間團體申請辦理或至外縣市參與提昇社造知能之研習與活動(包括數位知能、產業行銷、文化技藝傳承、史料紀錄、美學空間營造),鼓勵更多社區夥伴投入參與社區營造工作,以「生命、生活、生產、生態」等四生原則,使居民安身立命、安居樂業,創造居民福祉。
各社造相關公務單位也都表示,樂見與文化局有更多的橫向連結及資訊交流,以匯集本縣社區總體營造能量,提供有志參與社造工作的夥伴更多元的資源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