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議員張正治、張美慧、賴國祥進行縣政質詢

記者 吳虹慧/編輯整理

花蓮縣議會第19屆第2次定期大會縣政總質詢今(21)日由縣議員張正治、張美慧、賴國祥分別就花蓮市立殯儀館遷移、殯葬園區、青年發展、動物保護、寵物公園、原住民咖啡好評系列活動、國土計畫法等議題質詢,期透過通盤性的檢討、針砭時政,府會攜手創見花蓮發展。

縣議員張正治就花蓮市殯儀館遷移議題提出質詢,花蓮市立殯儀館鄰近東大門夜市與太平洋公園,對南北濱海岸線活化產生影響,花蓮市清潔隊也從原址遷移至美崙地區。市立殯儀館近年來使用率節節攀升,但停車空間與殯儀館廳舍不足負擔現在的使用量,要求縣府盡速選擇適當地點成立殯葬園區,提供完善的殯葬空間。

張正治議員指出,市立殯儀館的遷移確實不易,在居民的角度是鄰避設施,但請縣府站在維護大眾公共利益的立場上,克服萬難執行正確政策,並建議縣府選址確定後,邀請當地選區民意代表與鄉親作雙向溝通。

縣府民政處長江東成答詢表示,花蓮市立殯儀館在民國65年啟用,現評估使用空間及周邊未來發展,確實有遷移的急迫性,前縣長傅崐萁任內相當關心此案,縣府在民國106年委託顧問公司針對花蓮北區(秀林鄉、新城鄉、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展開可行性評估規劃案,評估結果在今(108)年底完成、明年初完成期末報告。

江東成指出,目前經初步評估共有三處地點,縣府在可行性評估完成後進行地區民意調查,召開說明會邀請鄉親、地方首長、民意代表與村鄰長與會,納入大多數的民意作完整周延評估,通盤檢討回饋機制、遷移費用等。殯葬園區採一元化模式,有殯儀館、禮儀廳、火化場、納骨塔等,園區設施會融入自然景觀,打造友善的殯葬空間,讓後代子孫在優雅環境緬懷追思先人。

縣議員張美慧關切青年發展,建議應與信保基金合作辦理青創貸款;她也提到動物保護議題,包含寵物公園、花蓮縣動保條例、動物收容中心愛狗樂園、花蓮火車站至干城車站鐵路高架等議題。

縣長徐榛蔚表示,青年發展中心成立以來,陪伴青年創業,辦理多場青創沙龍,傾聽青年創業的心聲。針對議員提及鳳凰、青創等貸款,中央及地方政府皆有連結,工研院Omega Zone、石資中心、東華育成中心都與縣府青年發展中心,共同分享、整合平台。此外,103年起即有花蓮縣地方型SBIR方案,縣府也與相關單位積極扶助中小企業,並辦理成果展及出書,未來朝企業媒合前進,產品才能夠量產。

針對寵物公園選址進度,建設處長鄧子榆答覆,針對美崙溪高灘地,經濟部水利署的水環境計畫,無法涵蓋寵物公園設置的費用及項目,未來水環境計畫完成,有一塊場域空間較為合宜。此外,縣府後續也有陸續選址,包含新興路的閒置公園等用地,會與農業處儘快研議。

農業處長羅文龍表示,針對議員所提花蓮縣動保條例,縣府於103年12月預告訂定草案,當時需多團體針對草案提出異議,1個月後農委會來文預告104年2月將修訂動保法,母法修訂後許多條文已做調整,後續會檢視母法與103年訂定的草案,補實母法不足之處。

針對動物收容設施,羅文龍處長回覆,縣府向花東基金提報愛狗樂園計畫,並於105年10月奉國發會核定A2+C計畫,由花東基金、農委會及地方政府各分擔45%、45%、10%經費,後續陸續尋覓場域,目前選址於鳳林北端新豐平溪,今年已發包,目前工程進度約18%,預計明年底硬體設施完工。未來能收容約350隻流浪犬貓,並納入尊重生命教育,讓民眾了解愛護動物的重要性。

縣長徐榛蔚表示,動保教育須從校內、社區同步做起,推行認養不棄養理念,縣府會協請志工共同加強宣導。先前議員提及在教育處附近場域,設置開放式寵物公園,縣府建議應採圍欄式做法,審慎規劃評估,參考新北、台北許多寵物公園設施,讓公園更臻完善。

觀光處代理處長張志翔針對議員提問,吉安鐵路高架綜合規劃能否及時併入花東雙軌化設計提出說明。他說,縣府積極爭取鐵路高架化,原因就是擔心花東雙軌電氣化一旦完成,要再立體化不可能,因此持續關心進度,也到鐵路局開過多次會議。鐵路局給予的建議是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繼續執行,因在之前切入須重啟環評,因此等環評設計階段再補環差,將立體化納入整體設計形式。

縣議員賴國祥首先感謝縣府原民處、鄭天財立法委員和壽豐鄉公所大力協助,縱管處已經釋出善意,為壽豐鄉池南部落爭取部落聚會所。他也肯定在衛生局及消防局光復分隊在十月份以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搶救回一位參與運動會的年輕人,並建議衛生局在縣內各場域廣設AED,保障民眾生命安全。

縣議員賴國祥關心原住民行政處辦理「2019花蓮縣原住民咖啡好評系列活動」及百人沖咖啡活動辦理情形。原民處長陳建村答詢表示,原民處辦理培訓課程由原住民優先參與,百人沖咖啡活動邀請到巴拿馬世界第一的咖啡莊園園主擔任咖啡評鑑,提供了在地咖啡農創新想法,咖啡農間也彼此分享經驗、相互交流,並由咖啡杯測師分析咖啡口感、餘韻、酸度,讓咖啡農進一步瞭解自身優勢。

賴國祥議員關心國土計畫法對於原住民保留地與農地的影響。建設處長鄧子榆答詢表示,原住民保留地屬於地權概念,即使在國土計畫法實施後,仍依公有土地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審查作業規範與原住民族基本法辦理。農業處長羅文龍表示,以舞鶴台地為例,分類兼具「國土保育區第二類」與「農業發展區第三類」,雖分類在國土保育區內,但已具備相當規模農業產業,種植許多茶葉及農作物,縣府基於地方農業發展特性,可將其爭取調整回農業發展區。

縣長徐榛蔚答詢表示,縣府每次就國土計畫法召開會議皆邀請各局處、中央駐地機關、農漁會代表共同商討,跨單位瞭解國土計畫法運作。縣府在十三鄉鎮市辦理說明會,詳盡與鄉親溝通協調,在保障花蓮鄉親財產權益基礎上,進行完善國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