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微解封 花蓮海星中學雙語班考古博物館開學「趣」!

花蓮新聞雲/編輯整理

期盼許久的實體開學終於來到,在校方大力支持並謹守防疫的規範下,海星中學雙語班教師團隊利用開學第一週的週末假期,帶著七、八年級雙語班學生進行一場文青鐵路之旅,參觀位於花蓮豐田的考古博物館,目的是讓學生在疫情趨緩後能重拾戶外教育的樂趣,也透過歷史老師專業的文化解說並搭配英文老師的活動設計,幫助雙語班學生在接觸在地文化時,也能同時兼具語言生活化的實質運用,落實英語的教學環境。

於今年正式開幕的花蓮縣豐田村考古博物館,是花蓮境內首座博物館,館藏包攬了史前時代至今花蓮境內挖掘出的豐富出土文物、玉器、陶器等逾80萬件的典藏,是學習台灣史前歷史非常絕佳的生活場域,其中館內搭配的中英導覽文案,也是幫助雙語班學生認識歷史英文的輔助工具之一。在館方專業的解說員郭老師的帶領下,讓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小小考古學家,透過對出土石器的觀察,學習考古人員如何執行對出土文物的紀錄工作、相關工具的運用並依據石器的外觀形狀來推敲可能的用途,對於正在學習台灣史前歷史的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進入一樓主要展區後,蘇怡瑄老師透過館藏的陳設,結合108國中新課綱的實作踏查核心價值,引導學生理解文化層的意涵、花蓮遺址的分布及出土的諸多造型陶器、玉器,說明其背後所蘊含的豐富歷史人文意義,並結合課程內容所學,讓學生能對於史前台灣有初步的歷史概念。

此外,由周金華老師所設計的英語教學理念源自CLIL(語言和內容整合式學習)的概念,透過簡易英文的指令、結合英文學習單的設計,讓學生能利用館內多元情境的學習陳設,例如考古過程的簡介短片、圖文並進的資訊內容、虛擬實境的遊戲設施等,期望能滿足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並利用英文考古大搜查任務活動的執行,奠定學生在英文與學科知識層面的基礎,活動過程中也能透過大手拉小手的跨年級互動引導,以增進國七、八年級生的學習情誼。

半天的教學活動,時間安排上相當緊湊豐富,利用火車作為交通工具的鐵路之旅,也讓不少學生在微解封後獲得些許的小確幸,活動結束後仍感到意猶未盡,師生們也都相當期待未來花蓮相關的文化教育單位能愈加完備,讓地處東部的學子可以有更多親近並深入了解在地豐富人文價值的機會,並加深對土地的認同感。